变革与巴基斯坦的中国姑娘生活的讨论


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不仅是亚洲的交流节点,也是一个让人充满向往的地方。随着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深入合作和友好交流,越来越多的中国姑娘选择来到这个国家寻求发展机会,开启了一段令人向往又充满挑战的生活旅程。这些变革不仅为中国女性带来了机遇,也为中巴两国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她们面临着适应新生活的挑战,同时也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巴基斯坦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0日电 据巴基斯坦《华商报》报道,打开“Hi巴基斯坦”微信公众号,你会看到如下的简介:“我们和我们的爱人分别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我们希望通过书写自己生活的真实故事,消除世人对跨国恋的偏见和歧视,同时尽可能帮助身处疑惑的人们寻找心中的爱。”

王蒙(化名)是位地道的东北姑娘,也是该微信公众号的创办者。2015年,当时还在沈阳农业大学读大三的王蒙,在学校初识了正在读博士的巴基斯坦人Bill。三年后,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这段与“异乡人”的爱情,遭到过不少人的非议。

介绍一个真实的“巴铁”

“无论亲属还是陌生人,知道我丈夫是巴基斯坦人都会质疑惊愕一下。”在王蒙看来,这些刻板印象集中在:有些人对跨国婚姻嗤之以鼻。有些人会直接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偏概全得认为“巴基斯坦”人不靠谱。

“Hi巴基斯坦”的公众号里,有两篇Bill写给王蒙的情书,里面记录着他俩恋爱时的甜蜜细节以及这位巴基斯坦男孩写给王蒙的爱情诗。在王蒙眼里,丈夫是个靠谱的存在。即便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在时间观、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会有不同,但对方会主动沟通,理解尊重自己。

“好多社交媒体会大肆抹黑,说他们(巴基斯坦人)贫穷愚昧,玷污了咱们的姑娘。”王蒙补充说,“大多数巴基斯坦人都很友好的,没有网上传得那么可怕。”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中巴签订友好条约,两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蜜月期”。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在巴基斯坦华人华侨近1.4万人。从经贸往来到人文交流,越来越多中国人来到巴基斯坦成为“巴媳妇”、“巴女婿”。

为了让更多人客观了解“巴铁”,帮助他们家属摆脱周遭“冷眼”,王蒙从2020年7月份至今,已经撰写了75篇公众号文章,其中大多介绍巴基斯坦当地的衣食住行,以及她在巴基斯坦的真实感受。

王蒙(化名)丈夫Bill的家乡,位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当地男人有着较高社会地位。在一些公共场合,男人可以坐在椅子上,而女人只能跪坐在地上。王蒙有时需要入乡随俗,戴上穆斯林妇女的头巾。在《奶茶酱的巴基斯坦历险记》这篇文章里,王蒙分享过自己在巴基斯坦食物中毒、不适应高温天气而中暑的经历。

“巴基斯坦并不是没有缺点。”她说。“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让更多的人不要一味当‘键盘侠’,以一个更客观的态度看待跨国恋爱和所谓‘外国人’。”

追求爱情没有国界

直到现在,王蒙对三年前的婚礼细节仍然历历在目。

“我们在巴基斯坦的婚礼整整办了两天。”言语中,王蒙透露着幸福。“在第一天的仪式上,有小辈们托着有彩色装饰的蜡烛盘的路来到主舞台上,落座后,面前摆放着装饰和大盘的甜品,整个仪式就是不停重复三个步骤,扔钱、投喂、拍合照。第二天,新婚夫妇会到一个宴会大厅,接受亲友们的祝福和礼物。”

正如Bill在公众号里提到的:爱情是没有极限的,也没有界限,更没有种族文化之分,甚至宗教信仰在爱情面前也没有区别。

“在北京五道口,我认识一对在那边开巴基斯坦餐厅的夫妻。女主人在认识她巴基斯坦丈夫前是个不婚主义者,现在两个人很甜蜜。”王蒙介绍说。

自从和家里这位“巴铁”在一起后,王蒙也加入了不少和巴基斯坦相关的微信群。其中一个200人左右的群里,大多是“巴铁”的娘家人或者婆家人。“我认识的最大的一个姐姐是嫁过来10多年了。听说群里还有一个已经嫁到这边30年左右的大姐。”

由于疫情原因,当下王蒙和丈夫暂留巴基斯坦。目前,Bill已经申请到了在中国读博士后的机会。谈起未来的打算,王蒙表示,自己早有生娃的打算。期待疫情能够快点结束,早日和丈夫踏上回国的航班,希望孩子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诞生。

欧洲杯2021精彩进球集锦视频直播下载指南
上一篇
足坛最具活力的球员们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